2011-09-02 13:38云南珠鑫普洱茶
说到鲁史的茶叶就不能不说骆英才,他是鲁史的一个传奇人物,是“俊德昌”商号的创始人,也是鲁史第一个规模化种茶、制茶的商人。骆家的第一代是骆德寿,也就是骆英才的父亲,民国初年,他挑着担子,从四川家乡出发沿着古道一路贩卖小百货,也许是觉得这里生意好做吧,就留在了这里,安家落户。
“骆英才,生于1885年,为人勤奋俭朴,重信誉,有经营管理头脑。”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。他从开茶馆,卖零杂货,经营马帮粮料,办烟丝加工,制酱油等加工小作坊起家,省吃俭用,到了1923年,在鲁史开设了“俊德昌”商号。1931年,骆英才在鲁史第一个开始规模化发展茶叶,置买荒山,种植茶叶100多亩,到四十年代发展到400多亩,从茶叶种植、初制加工,到产品直销下关、昆明等地,形成一条龙生产,他的茶场在鲁史桤木林,有初制加工房两间,晒场100多平方米,生产晒青茶,常年雇工10余人,季节性雇工上百人,茶场还兼种土靛叶,嫁接泡核桃和其他林果。在他的推动下,鲁史在三四十年代形成了发展茶叶的高潮。
‘俊德昌’有三大支柱:茶叶、烟丝、酱油,其他还经营大米、蚕豆、火腿等农副产品。最主要的是经营茶叶,家里有四五百亩茶地,春、夏、秋每季产的茶都有150多驮,每驮在180斤,自己家有9匹骡子,一般都是请巍山马帮来驮,运费是40元每驮。茶叶一般是驮到下关,一驮可以卖100元左右。
解放前的鲁史,“俊德昌”的生意是数一数二的。除了茶叶以外,商号还收购当地土烟,设4台推烟榨子,雇请外地技工生产,烟丝色泽金黄、油润、丝细、味香醇,很受消费者欢迎,年产烟丝上千斤,销售周边各县。同时生产酱油,有酱缸百余只,年产酱油三四千斤,远销到昆明,鲁史酱油的名声就是那时创下的。骆英才在当地有儒商之称,据说他每逢街天,就要在商号门口摆放粮食和盐,用于周济穷人。
骆家的茶场还被日本飞机轰炸过一次,那是在1941年6月,日寇6架轰炸机轰炸青龙桥。恰逢骆家的茶场正在烧草,烟雾腾空,大概日寇以为下面是个工厂,就投了弹,当场炸死3人,伤8人,牲口若干。骆为付老人当时也在场,小孩子跑得快,幸免于难。
“俊德昌”商号的终结是在解放的那一年,作为资本家兼地主的骆英才1952年去世。而在昆明读书的骆为付也因为出身不好,回乡参加劳动。改革开放以后,骆为付开设了药店,命名为“俊德昌”,重振祖业的心情可见一斑。其实,我们在老街上看到的药店只是现在骆家家业的一部分,在新街上还有一个大药房,是骆老的孙子在经营,而骆老的儿子则是收购贩运中药材。虽然没有再经营茶叶,但商人的心依旧在跳动。
今天的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是当年骆英才老人的外孙媳妇,阮殿蓉女士,她一次次走进鲁史寻根问茶,在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几十款普洱茶中,“俊昌号”生熟两款茶,定为高端茶品,生茶用古树茶做原料,手工梳理,从中可看到她对“俊德昌”的缅怀与传承。
全正品
超保障
最放心
快捷付
限时达